【绍兴日报6月4日讯】 昨天,绍兴县一家印染企业的运输车缓缓驶入地处滨海的工业污泥堆放场,将车上的印染污泥集中堆放于此。不久,这些印染污泥将统一由焚烧处理厂焚烧处置。
近日,绍兴县地处滨海的工业污泥堆放场正式启用。至此,该县河道淤泥、建筑渣土(泥浆)及工业污泥这“三泥”堆放的老大难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,为“清水工程”的顺利实施免除了后顾之忧。
遏制河道淤泥沉积,严控建筑渣土(泥浆)、工业污泥入河,已成为搞好水土保持、改善城乡水环境的紧迫任务。为破解制约瓶颈,绍兴县从2012年开始建设堆放场地,对“三泥”实行统一运输集中处置。
清淤疏浚,让河流重新畅通水清,是绍兴县实施清水工程的一大重点。针对河道清淤疏浚中存在的淤泥堆放难、政策处理难等问题,绍兴县采取淤泥集中堆放填埋处理的办法。目前,绍兴县已在柯桥、滨海分别建成淤泥中转站和总面积为360亩的两个排泥场。由水利部门为主,从严抓好淤泥规范处置工作,最终进行填埋处理,防止淤泥对河道造成二次污染。经测算,这两个排泥场可解决今后8~10年河道清淤土方的堆放问题。
建设项目多,产生的建筑渣土泥浆量大,容易侵占污染河道。为此,绍兴县于去年8月出台了《绍兴县建筑渣土(泥浆)运输管理办法》,遵循“政府监管、专业运输、统一处置、市场运作”的原则,建立城乡渣土(泥浆)管理的长效机制,由县城管办统一管理。同时,在孙端镇落实一处面积330亩的砖瓦厂取土坑作为堆放点,最终对建筑渣土(泥浆)通过干化处理后用于制砖,变废为宝。据了解,今年该县还计划扩建滨海口门丘建筑渣土二期疏导点工程,增加堆放容积。
绍兴县印染企业较多,针对印染污泥量大、企业自行处理标准低、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实际情况,绍兴县采取统一收集焚烧处置。目前,绍兴县在滨海建设的面积为180亩的工业污泥堆放点正式启用,并出台了有关运输和处置的管理办法。今后,全县200余家印染企业每天产生的约2000吨污泥,在实行脱水后,都由有准运证的企业统一运输、集中堆放。待集中焚烧处理厂建成后,全县所有工业污泥都将实现统一收集和焚烧处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