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官河在台州流淌了1300多年,见证着黄岩城区的发展变迁。从农耕到工业,曾经的“浙东小运河”如今饱受恶臭、垃圾的困扰,河道淤积,通航能力下降。不过放心,“水清岸美定有时”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将让它迎来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2013年4月25日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及指挥部成立;2014年6月30日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被列入2014年浙江省级重点建设项目;昨天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,工程预计5年后完工。
黄岩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昨正式开工
东官河段及永裕河段首先开工
昨天上午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仪式在黄岩区东城街道站西大道南端(东官河北岸)举行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建设。
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长17.43公里,总投资23.29亿元,涉及南官河、东官河及永裕河三个河道,自黄岩南官河与黄长放射线交叉口起,经黄岩城区直至椒江区的永宁河。东官河是连接黄岩区至椒江区河网的主要通道,是温黄平原排涝骨干河道之一,东官河的通畅,对属于台风暴潮频发地区的温黄平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包括河道拓浚、水闸新建、泵站新建、桥梁改造、截污、河道生态景观建设等,工程以防洪排涝、水环境改善为主,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,是一项综合性民生工程。
首先启动开工的是东官河段(自二环东路至永裕河口)及永裕河段(自永裕河口至永裕闸前),总长2.745公里。
河道变宽、河水变清将是最直观的感受
近年来,在东官河,随处可见漂浮的垃圾,岸边还有不少私接、乱接的管道向河道混排污水,完全超过了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,水质受到严重破坏。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是我市“五水共治”重要组成部分,是响应省委省政府“五水共治”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。截污工程将是水环境整治的根本,能够全面提高水体质量。
截污工程将沿河敷设纳污管线总长35千米,工程以二环东路为界,以西采用截流合流制,以东采用雨污分流制。全线设置排水检查井303座、截污井63座、沉井383座、出水口47个,截污工程完工后,东官河主河道污染物的截污比例将超过75%。
改善水环境后,工程还将发挥“防洪水”的作用。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将拆除重建山头泾闸,另外新建外东浦泵站、西江泵站,以增加排洪流量。另外通过河道疏浚、河面加阔,降低黄岩城区水位,排涝标准也将达到20年一遇。整治后,东官河河道拓宽,东官河的航运能力也会提高。
融合黄岩文化的沿河生态景观
乘着游船,沿永宁江逆流而上,清澈的江水、开阔的河面、相得益彰的河岸景观。这样静美、和谐的城市自然景观也将出现在东官河上,不久的将来,市民将拥有更多的城市后花园。
据了解,东官河综合整治工程规划以“三大片区、五大公园、两条岸线”为主要格局。三大片区按区域性体现不同功能,分为“都市文化生活区、生态人文体验区、都市生活休闲区”。官河人文公园、永裕河生态湿地公园、山头泾人文公园、安然湿地公园、永宁创意湿地公园将组成五大公园,两条岸线以红色漫步道和蓝色东官河道构成。
在增加城市绿化的同时,河道景观绿化工程将定义新的河道景观,重视生态人文体验,在景观中融入黄岩特色,体现黄岩民俗文化及老码头、老河埠等市井生活场景。江口段处于黄岩城郊,景观设计还会依托黄海古驿道、绍兴桥、山头泾古戏台、徐氏节孝坊等历史文化遗迹,突出古朴、自然的风格,重构黄岩传统沿河风貌。
河岸边的红色漫步道将满足周边居民自行车骑行、散步、赏花等休闲娱乐活动。
记者 罗文彬
(台州晚报 2015.5.28)